一、过了追诉期能抗辩吗
追诉期是指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过了追诉期一般情况下可作为一种抗辩理由。
从法律规定来看,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被告人提出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的抗辩,司法机关会进行审查判断。若确实已过追诉期,那么公诉机关或自诉人将难以继续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比如一些轻微刑事案件,随着时间推移过了追诉期,被告人以此抗辩,司法机关查证属实后,通常会依法作出相应处理。但如果存在特殊情形,如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二、过了追诉期的借款怎么办理执行
首先,需明确过了追诉期的借款,一般情况下法律不再提供强制保护。
追诉期是指法律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对于民事借款纠纷,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
如果借款已过诉讼时效,债务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债权人可接受履行。若债务人不主动履行,债权人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审查发现已过时效,通常会裁定不予执行。不过,债权人仍可尝试与债务人重新达成还款协议,以重新获得受法律保护的债权,之后再依据新协议申请执行。
三、过了追诉期能立案吗
一般情况下,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应当立案。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但存在一些例外情况,比如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所以,通常过了追诉期不能立案,不过若符合上述例外情形,则仍可立案追诉。
当我们探讨过了追诉期是否能抗辩这个问题时,要知道这在法律领域是个较为复杂的情况。一般来说,追诉期是对犯罪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过了追诉期,原则上司法机关不再追诉。但在某些特定情形下,比如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如果你对过了追诉期后的具体法律后果、是否存在特殊可追诉情形以及能否有效抗辩等还有疑问,别错过了解的机会,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