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子咨询同事被砸缝20多针,同事会构成犯罪吗?
女子咨询同事时被砸伤,缝了20多针,同事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具体要看情况,如果同事是故意为之,涉及故意伤害罪,需承担刑事责任;若是过失造成,则可能涉及民事赔偿问题,需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来判断,建议受害者及时报警并咨询专业律师维护自身权益。广东惠州某房产顾问因业务咨询遭同事用陶瓷杯砸伤面部,缝合20余针的事件引发社会对职场暴力法律责任的关注。此类案件中,加害方是否构成犯罪、故意伤害的定罪标准如何界定,成为公众讨论的核心。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解读。
女子咨询同事被砸缝20多针,同事会构成犯罪吗?
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构成故意伤害罪需满足三个核心要件:
存在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方式;
主观上具有伤害故意,即明知行为会导致他人身体受损仍积极追求或放任结果发生;
造成轻伤及以上后果。
在广东惠州案件中,男同事使用陶瓷杯击打女同事面部致其缝合20余针,已造成开放性创伤,若经司法鉴定确认损伤程度达到轻伤二级以上标准,则符合故意伤害罪的客观构成要件。
司法实践中,轻伤鉴定标准涵盖肢体软组织挫伤占体表总面积6%以上、面部创伤留有明显瘢痕等情形。
女同事面部损伤导致容貌毁损或功能障碍,可能被认定为重伤。
此外,男同事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针对同事实施暴力,主观恶性与社会危害性显著,即使未造成重伤,仍可能因“情节恶劣”被追究刑事责任。
男同事主张系过失导致伤害,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不存在伤害故意,否则难以推翻故意犯罪的认定。
故意伤害的定罪标准是什么?
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故意伤害罪的定罪标准呈现“结果导向+主观归责”的双重特征:
1. 客观层面要求造成轻伤及以上后果
轻伤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导致组织器官结构损害或部分功能障碍,肢体残废、听力视觉丧失等;重伤则指机体完整性严重破坏或功能严重障碍,毁容、肢体离断等。
司法鉴定机构通过损伤程度、恢复可能性等指标综合判定伤情等级,成为定罪的关键证据。
2. 主观层面需证明行为人具有伤害故意
直接故意表现为积极追求伤害结果,间接故意则体现为放任危害发生。在广东惠州案件中,男同事因工作沟通矛盾产生情绪失控,使用硬物击打他人要害部位,可推定其具有伤害故意。
3. 犯罪主体需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已满16周岁的人实施故意伤害行为需承担完全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仅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行为负责。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司法机关会综合考量犯罪手段、社会影响、赔偿谅解等因素,实现罪责刑相适应。